护理管理
护士针刺伤害不容忽视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3-4   阅读次数:14734

  护士面临不安全注射威胁

  前不久,本报对我国护士生存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我国多个省市的医院,在回收的601份有效问卷中,临床一线科室护士418人,他们中受到过针刺伤害的有378人,伤害率高达90.43%。

  据有关研究证实,所有扎伤事件中六成的针扎系发生在使用“一般丢弃式注射用针”时,这与该类针器使用频繁有关。其次则为留置针,亦占了6%~26%的针扎事件。其他值得注意的尚有蝴蝶针,其导致的针扎事件甚至高过抽血行为。使用针器者一般习惯在用后将针头盖套回。然而国内所有研究均一致性地指出,不论是污染或非污染性针扎,“套回针头盖”是最易发生扎伤的动作,占了所有针扎事件的23%~53%。而“用完针头但尚未放入收集盒或回套时”则是污染性针扎事件中仅次于“回套”动作者。至于其他与针扎有关的主要行为尚包括:“拔开针头套或其他尖锐物品”、“稀释或抽药时”、“头破针头尽时”与“整理或清洗物品时”。

  针刺对护士造成的影响

  自从1981年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以来,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相关研究表明,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我国乙型肝炎高发,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丙肝病毒感染率也达到1.7%,艾滋病在我国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我国的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国外有家医院曾抽验了在急诊室就诊的2523名病人的血样,其中18%的病人HCV(丙肝病毒)血清反应阳性;5%的病人HBV(乙肝病毒)血清反应阳性;6%的病人HIV(艾滋病病毒)血清反应阳性。而实际上,这些病人在就诊时并不都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因此,医护人员所面临的潜在危险又大大增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而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由此可见针刺伤的危害。

  另外,针刺伤还可造成受伤护士的心理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严重而持久的,尤其是发生了HIV阳性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多数遭受HIV污染的针刺伤者都会产生重度或中度的悲观情绪,有人甚至还因此停止了工作,而对病的感染状况不确定,还会加剧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护士频受针刺伤的原因

  我国目前医护人员职业培训时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如何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而且我国护士教育课程均没有开设过职业防护教育的课程,这应该是造成护士防护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在问卷中,有人甚至认为针刺伤在临床中是不可避免甚至司空见惯的,身边基本上没有因此染病的同事,如果染上了,那只能认倒霉。他们不认为被扎伤有报告的必要,也不知道向谁报告。这应该是我国护理教育造成的悲哀。

  护士编制不足导致了针刺伤害的增加。在调查中,临床护士总是提到非护理工作给护理人员和正常护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比如“催交欠费”、“打扫卫生”、“解释一日清单”、“应付医院检查和考试”等。我国大多数医院护士严重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打针、输液、发药、填写护理记录、核对医嘱、健康教育已经使护士处于繁忙的工作状态,再加上诸多的非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必须快速完成各种护理操作,所以导致了临床护士如此高的针刺伤害率。

  临床管理者更多时候是强调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很少关心护士的生存状况。只要患者的满意度高是护理管理者成功的标志。在临床中,有许多不利于护士安全的护理操作,比如套回针头套、不及时处理用完针头等,这些应该引起护理管理者的注意,没有健康的护士怎么能保证病人的健康呢?!

  美国分级控制预防针刺伤

  针刺伤害是可以通过防护避免和减少的,防护工作和护理质量也息息相关。如果很多护士因针刺伤害不能工作时,自然很难保证护理人员的数量,而护士的短缺反过来又使这种职业伤害增多,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护士更加担心的是当他们染病后,会把疾病带给自己的家人。

  美国医院采用分级控制,如减少使用带有针头的器械,减少注射操作等,可以有效的控制针刺伤害的发生。他们尽量使用口服药物代替注射治疗,在分级控制中器械技术改进也是很有效的,如新器械中的注射器、静脉穿刺针、采血针等都设计成钝头的、或有护套的、或使用后针头可立即回缩的等。美国医院还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的预防。如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停止使用可回收针头,使用尖锐器械专门存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