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 | 不吸烟、主动戒烟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发布日期:2024-05-31 18:45:02 浏览次数:10112
2024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旨在提高青少年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鼓励青少年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减少吸烟以达到最终戒烟目的;并动员青少年加入到控烟队伍中来,成为控烟行动的践行者、倡导者,共同营造无烟健康成长环境。
一、烟草对青少年的危害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社会适应、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吸烟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比成人更严重,保护青少年不受烟草危害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青少年自身要成为控烟的主力军,“拒绝第一支烟”,成为“不吸烟、我健康、我时尚”的一代新人。
1.青少年吸烟会对多个系统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危害。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对脑神经有毒害,会造成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等。
2.尼古丁具有极强的成瘾性,一旦吸烟成瘾,很难戒断。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对吸烟的长期慢性危害认识还不够,一旦开始吸烟,极易形成终身吸烟的不良习惯,对身体造成持续性危害。
3.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对于青少年而言,电子烟会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会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
4.吸烟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有关资料表明,15岁开始吸烟的吸烟者要比25岁以后才开始吸烟的死亡风险提高55%,比不吸烟者高1倍多。
二、正确认识吸烟、二手烟、三手烟
吸食烟草和二手烟、三手烟均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的发育成长,特别是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吸烟和遭受二手烟、三手烟暴露问题,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到“拒绝一手烟,关注二手烟,警惕三手烟”。
1. 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约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约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化合物大多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致癌物和尼古丁等成瘾物质。
2. 二手烟是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末端燃烧散发出来与吸烟者呼出的烟雾混合而成的混杂烟雾。排风扇、空调等通风装置都无法避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二手烟危害唯一有效的方法。
3. 三手烟是指烟草烟雾吸附在衣服、家具、地毯、墙壁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固体残留物,此外还包括物体表面的烟草残留物与空气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这些残留物可存在几天、几周甚至数月,持续危害身体健康。
4.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电子烟虽不含焦油,但仍有多种致癌物质,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三、吸烟对肺部健康的影响
吸烟可带来减少寿命、诱发心血管疾病、导致肺部疾病、影响睡眠等多种危害,但主要是对肺部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1. 肺癌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全球2/3以上肺癌死亡由吸烟所致,在家中或工作场所接触二手烟雾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戒烟可降低肺癌风险,戒烟10年后,肺癌风险可降至吸烟者的一半左右。
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指充满脓液的粘液在肺部积聚,导致咳嗽和呼吸困难。由于烟草烟雾可显著减缓肺部发育,因此年轻时便开始吸烟者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尤其高;烟草还会加剧哮喘,而哮喘会限制活动并导致残疾。因此,尽早戒烟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和改善哮喘症状的最有效方法。
3. 影响生命全程
因母亲吸烟或母亲接触二手烟雾而在子宫内暴露于烟草烟雾毒素的婴儿,经常会出现肺部生长及功能减退的情况。接触二手烟雾的幼儿面临哮喘、肺炎和支气管炎发病及恶化的风险,并可能频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
4. 结核病
结核病会损害肺部并降低肺功能,吸烟会进一步减弱肺功能。烟草烟雾的化学成分可引发结核病的潜伏感染,由吸烟造成的肺部健康损害会加重活动性结核病,由此大大增加因呼吸衰竭而致残和死亡的风险。
5. 空气污染
烟草烟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室内空气污染形式,虽然烟雾可能是看不见和无味的,但它可以在空气中存在长达5个小时,使接触者面临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肺功能降低的风险。
四、世界卫生组织戒烟十大建议
1、自己制定一个停止吸烟的计划并严格遵守。
2、戒烟后,生理上会出现某些反应,不必担心,一周后就会消失。
3、扔掉你所有的烟缸、未开封的烟、打火机。
4、多喝水,上学或上班时也要准备好水。
5、加强体育活动。
6、用原用于买烟的钱去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
7、改变习惯,避免进入常买烟的商店,选择无烟环境。
8、别把不愉快的事或喜事作为开戒“就吸一支”的借口。
9、注意饮食营养,增加业余活动,不必担心发胖。
10、不必担忧,一天不吸烟对你自己、同学和同事都是件好事。
(内容来源中国学校卫生)